近日,概伦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刘志宏将向母校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其间接持有的178万股公司股份。这部分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0.41%,市值超过4000万元。
事实上,近年来,上市公司董事长、实控人直接或间接向母校捐赠已成为风潮。
譬如,今年4月份,天德佑酒董事长李银会向母校北京大学捐赠市值1亿元的股份。再往前,还有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直接向母校河南农业大学捐赠10亿元,盛视科技董事长瞿磊向母校东南大学捐赠120万股股票,新光光电董事长康为民向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捐赠582万股股票,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向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捐赠200万股股票。
企业创始人、高收入群体向母校捐赠并不少见,赞赏与争议之声皆有。不过,从近年来上市公司董事长、实控人向母校捐赠情况看,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鲜明的新特点、新趋势。
一是捐赠方越来越多的来自于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
譬如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概伦电子主营为向客户提供被全球领先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企业长期广泛验证和使用的电子设计自动化产品及解决方案,盛视科技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
二是通过捐赠协议明确资金使用方向,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从源头与高校合作培养企业和产业链急需的人才。例如,概伦电子此次在公告中表示,董事长捐赠目的是“促进学校集成电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集成电路学科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是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基础科学研发,实现跨越式创新。
三是捐赠方越来越倾向于捐赠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而非现金,受赠方主要获得的是这部分股份的分红收益或转让相应股份取得的对价。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已成为发展全局的核心。这也集中体现在作为中国经济“领头羊”的上市公司尤其是“硬科技”公司身上,它们对优秀人才高度渴求,希冀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突破。
上市公司董事长、实控人向母校捐赠,也因此成为与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优选模式——既“近水楼台”,又高效精准。通过捐赠协议,相关各方加强深度合作,促进优秀人才或科研成果向上市公司流动。
同时,人才聚集、科研创新突破助力上市公司占据竞争制高点,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实现业绩提升,这也将进一步增加捐赠股份市值提升,最终形成一种产学研合作的正向循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相信这些上市公司董事长和类似的捐赠模式会成为很好的榜样,带动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股东和高管们加入其中。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5月28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大众安徽首席财务官哈约根表示,大...
网易汽车5月28日报道 日前从官方获悉,2023款亚洲...
解惑专家:肖本熙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健康分会常委、广东省人民医院营...
,近日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一支多学科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的无...
5月25日,在“养老新基遇”2023养老投资高峰论坛暨天天基金“...
护肤品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不少爱美的消费者想通过有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