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低碳化事关人类未来,已是全球共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17日表示,碳中和是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里程碑,但也只是一个里程碑,并不是终点。随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未来社会要靠未来能源的支撑。
当天,首届气候资源经济转化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召开,会议邀请气候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推动气候资源向农业、能源、旅游、康养和“双碳”产业转化方向出谋划策。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
杜祥琬认为,中国目前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能源低碳转型的资源基础非常丰厚。实现碳中和需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增加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是“灵活用电”和“灵活发电”。在能源转型大趋势下,还需重视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开发能力和对新能源关键材料、矿物质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以及材料学方面的发明创新。
“中国已日益成为全球气象能力的建设者和全球气象发展的贡献者,在气象国际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表示,中国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已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以重庆为例,当地气候资源丰富、创新环境优异,开展的气候资源转化为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和资源气象发展提供了“重庆经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5月28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大众安徽首席财务官哈约根表示,大...
网易汽车5月28日报道 日前从官方获悉,2023款亚洲...
解惑专家:肖本熙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健康分会常委、广东省人民医院营...
,近日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一支多学科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的无...
5月25日,在“养老新基遇”2023养老投资高峰论坛暨天天基金“...
护肤品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不少爱美的消费者想通过有针对...